冬至要吃的传统食物
说起冬至,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,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冬至要吃的传统食物哪些,欢迎参阅呀!
冬至要吃的传统食物哪些
饺子
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,饺子形状似耳朵,馅料丰富多样,有肉馅、素菜馅等,口感鲜美。饺子中的白菜、大葱、韭菜等蔬菜,以及猪肉、粉条等馅料,不仅营养丰富,而且容易消化吸收。在冬至这个寒冷的节气里,吃饺子能起到温阳的作用,保护人体健康。
汤圆
冬至吃汤圆,象征着团圆和吉祥。汤圆的馅料多样,可甜可咸,可以包入各种馅料。汤圆寓意着家庭和谐、吉祥。在冬至吃汤圆,可以温暖身体,增添节日气氛。
羊肉
羊肉是冬至的重要食物之一,它具有补虚壮阳、暖身暖胃的功效。羊肉的热量较高,铁含量也较高,对造血有显著功效,是冬至进补的重要食物之一。羊肉汤是山东滕州特有的传统饮食,它以羊骨头、大葱、生姜、花椒等材料炖煮而成,香气扑鼻,味道鲜美。羊肉汤不仅营养丰富,而且味道鲜美,非常适合冬至食用。
年糕
冬至吃年糕,寓意年年高,象征着美好的祝福和幸福的生活。年糕作为南方的一种传统食物,冬至吃年糕,不仅美味可口,还寓意着吉祥和幸福。
馄饨
冬至吃馄饨,冬至馄饨的造型和制作都与“混沌”谐音,有助于寒冷季节热能的储蓄。同时,冬至馄饨也有利于热能的储蓄。
冬至是什么意思
二十四节气之一,在12月21、22或23日。这一天太阳经过冬至点,北半球白天最短,夜间最长。
冬至,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,也是一个传统节日,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。冬至俗称“冬节”、“长至节”、“亚岁”等。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,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,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。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。
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、黑夜最长的一天,过了冬至,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。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:阴极之至,阳气始生,日南至,日短之至,日影长之至,故曰“冬至”。冬至过后,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进九”,我国民间有“冷在三九,热在三伏”的说法。
现代天文科学测定,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,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,北半球白天最短,黑夜最长,这天之后,太阳又逐渐北移。
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,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,曾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,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。《汉书》中说:“冬至阳气起,君道长,故贺。”人们认为:过了冬至,白昼一天比一天长,阳气回升,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,也是一个吉日,应该庆贺。《晋书》上记载有“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……其仪亚于正旦。”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。
现在,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。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,吃饺子、吃馄饨的习俗,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、冬至长线面的习惯。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。
冬至吃汤圆是哪里的风俗
我国一些地区流传着冬至大过年的说法,而一到冬至,我国南方地区都会煮上汤圆,正所谓吃了汤圆,就会年长一岁。那么,哪些地方冬至要吃汤圆呢?汤圆又称团子,团圆子、丸子、圆子、冬至圆等,用糯米粉做成,有的加陷儿。古诗有“家家捣米做团圆,如是明朝冬至天”句。因圆于是圆的,可相争“阳圆”,所以,冬至吃圆子的主要用意是为了庆贺“阳生”,同时寄予祈求团圆喜庆的含义在里面。
冬至可以扫墓吗
个人看来,冬至是可以扫墓的,扫墓本来就是以寄哀思,缅怀故人。时间没有什么太多限制。而且冬至乃一阳复始,万象更新之节。正如生命,生是死的开始,死是生的开始,循环往复。所以更不必在乎时间。
冬至节气的气候特征
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,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,显然偏迟。诗云“西北风袭百草衰,几番寒起一阳来。白天最是时光短,却见金梅竞艳开。”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。过了冬至以后,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,北半球白天开始逐渐变长,正午太阳高度也逐渐升高。所以,有俗话说,“吃了冬至面,一天长一线。”
从气候上看,冬至期间,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℃以下,南方地区也只有6℃至8℃左右。另外,冬至开始“数九”,冬至日也就成了“数九”的第一天。关于“数九”,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,“一九、二九不出手,三九、四九冰上走,五九、六九沿河看柳,七九河开,八、九燕来,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。”不过,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,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,平均气温仍然在10℃以上,真可谓秋去春平,全年无冬。
中国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:“一候蚯蚓结;二候麋角解;三候水泉动。”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,此时阳气虽已生长,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,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;麋与鹿同科,却阴阳不同,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,所以为阴,而冬至一阳生,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;由于阳气初生,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。